【育兒】副食品準備全攻略~ 必備營養素、安排順序、注意事項 如何幫寶寶添加副食品一次看!

寶寶出生後的第一道「美食」就是母乳或配方乳,然而隨著寶寶逐漸成長,口腔、消化、吸收能力不斷提升,乳類飲食已不能滿足健康成長的需求,這時就須要需要引入「副食品」。在哺餵的「正餐」外逐步添加多樣化的副食品,讓寶寶逐漸習慣咀嚼固體食物,不僅可以補足營養所需,也鍛鍊了獨立進食、辨認食物的能力。新手爸媽們該如何幫寶寶添加副食品? 必備營養素、安排順序、注意事項一次告訴您!

 

副食品是什麼? 餵副食品的好處?

副食品,指的是在寶寶能夠完全接受固體食物之前的過渡期所吃的食物,只要開始進入固體食物,就應該算是正餐,而不是副食品了,副食品食物的型態會從稀糊狀直到小塊狀,質地的改變是為了要配合寶寶口腔的發展為主。

 

●刺激口腔、動作和感官的發展

副食品正是訓練口腔功能的關鍵過程,寶寶吃的食物固然重要,訓練寶寶『自我進食』的能力更是不容忽視。吃東西這件事,需要ㄧ起運作的不僅是嘴巴咀嚼、吞嚥能力、手部協調等『動作』,也包含視覺、嗅覺、觸覺、味覺的『感官』,因此我們可以隨著寶寶年齡的增加配合不同時期的生理發展,提供寶寶不同階段的挑戰及探險。

 

●補充成長所需營養

寶寶四~六個月大時,腸胃澱粉酶及各種消化酵素已經開始分泌表示消化及吸收功能已逐漸成熟,此時就可以開始練習吃副食品,以增加腸胃道功能,同時寶寶營養足夠,才能更加茁壯。

 

●降低未來偏食行為

副食品能提供更多元、完整的各種營養,包括:熱量、鐵質與維生素,甚至是微量元素如鋅、銅等。給予不同種類的副食品可讓寶寶習慣多種口味,避免日後偏食的現象。

 

●提早發現食物過敏原

逐步引入副食品有助於早期檢測嬰兒對某些食物的過敏反應,如長疹子、腹瀉等反應,能夠使父母和醫生能夠更早地識別和管理食物過敏,以確保寶寶的健康和安全。

 

寶寶副食品必備6大營養素

那麼副食品應該滿足哪些營養元素呢?從哺餵期過渡到副食品添加階段,寶寶最容易缺乏維生素 D、鈣質、鐵質,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食物可以提供合適的營養吧!

  1. 全穀根莖類

提供身體最基礎的熱量來源,在不同穀類中包含了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植化素。如:米飯、寶寶麵線、糙米、燕麥片、玉米、蓮藕、山藥、地瓜、南瓜、芋頭、馬鈴薯、綠豆、紅豆、薏仁。

 

  1. 蔬菜類

擁有大量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以及最重要的多彩植化素。種類很多且又安全不易有過敏問題,因此可以多樣化的給予寶寶嘗試不同蔬果的味道。如:高麗菜、大陸妹、菠菜、地瓜葉、青江菜、花椰菜、紅蘿蔔。

 

  1. 水果類

各式各樣豐富維生素、礦物質、植化素。也是六大類食物中攝取維生素C的最佳來源。種類很多且又安全不易有過敏問題,因此可以多樣化的給予寶寶嘗試不同蔬果的味道。如:蘋果、水梨、香蕉、桃子、酪梨、藍莓。

 

  1. 蛋豆魚肉類

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促進肌肉生長,可提供油脂、維生素、礦物質。

目前研究建議易致敏性食材越晚供應給幼兒,反而會增加嬰幼兒發展過敏體質的風險,可先少量攝取再逐漸增加餵食量,同時也要注意寶寶進食後的狀況,若觀察寶寶有食物過敏反應(通常皮膚起紅疹、腸胃道、呼吸道過敏),可先暫停供應該食材,觀察狀況數天後再減量給予。

 

  1. 低脂乳品類

提供蛋白質、鈣質、維生素,一歲前寶寶攝取的奶類僅限母奶、配方奶。

 

  1. 油脂與堅果種子類

提供優質的油脂、幫助脂溶性營養素吸收。因堅果種子通常較易過敏也應少量供應,可以多選擇植物油如:芥花油、亞麻仁油等數滴滴入副食品之中。

 

寶寶何時開始吃副食品? 4至6個月是添加副食品的關鍵期!

一般來說泥狀的副食品可以在寶寶四~六個月大時開始接觸,有的寶寶會在四個月左右開始就能很快地接受副食品,但也有些寶寶六個月才開始。一般建議最快不能早於四個月,最晚則六個月內開始。

要怎麼知道寶寶可以開始試吃呢?

通常判斷的依據:寶寶看大人吃東西的時候會想要伸手去拿、寶寶看到大人吃東西會流口水、有時寶寶會張嘴看起來像要吃東西的樣子,或者把東西放在他的手裡,他會握的很緊。

 

副食品順序是什麼?

●先從低過敏、淡口味的食物開始嘗試。

●每天1次每次可餵一種新食物,等習慣後再加另一種新食物,等到習慣吃過四至五種不同的食物,每天可混合餵食。

45個月時添加稀釋果汁及蔬菜湯類;

  67個月添加五穀根莖類,並嘗試各種葉菜類和水果泥;

  8個月以上開始添加肉類。

 

寶寶應避免、不能吃的食物是什麼?

寶寶不能吃過硬、過圓、過韌的食物,容易噎住,吞下可能會造成異物堵塞,甚至導致窒息,因此將副食品剪碎、壓爛的步驟很重要。

特別注意:不能食用蜂蜜

1 歲以前的寶寶不能食用蜂蜜,因為蜂蜜含有肉毒桿菌芽孢,1 歲前的寶寶免疫系統尚未發展完全,食用後可能會造成肉毒桿菌中毒,出現呼吸困難、肌肉無力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死亡。

 

別注意:避免食用硬度高食材

硬且圓的食物,易導致寶寶噎住,像堅果花生(三歲以下絕對不可整顆餵食)、花枝、魷魚不容易煮爛的食物,也很難讓寶寶吞嚥。

要特別注意的是,三歲以下的寶寶都不建議吃過硬的食物喔!判斷方式可以透過家長自己的舌頭和上顎來測試,如果輕壓食物就扁了,表示食物足夠軟,這就可以給寶寶嘗試。


特別注意:避免食用高纖維食材

寶寶比較不容易吞嚥。例如竹筍、牛蒡、空心菜梗等。

 

特別注意:避免食用醃製品食材

過多化學添加物食物,對寶寶的腎臟是一大負擔。

 

特別注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材

例如辣椒、薑、蒜、胡椒、芥末,都不適合過於年幼的寶寶食用。

食材以新鮮原型食物為主

副食品應該選擇新鮮且天然未經加工的原型食物,不必特別加鹽、味素、味精、糖、雞粉等調味料避免對寶寶腎臟造成負擔。等到寶寶滿ㄧ歲以後食物就可以依照大人的標準製作,但仍不建議添加過多的調味料。(即使過了一歲仍要比成人的菜餚更清淡二~三倍)。

 

此外,寶寶副食品應該現做現吃,以免營養流失,如果真的吃不完,建議等食物完全冷卻後,選用密封良好的保鮮盒冷藏存放。之後冷藏的副食品一旦從冰箱取出,建議 24 小時內食用完畢,且副食品冷藏最好不要存放超過 1 星期

 

副食品量與奶量如何分配?

世界衛生組織W H O 及國內嬰幼兒腸胃營養專家們都建議,寶寶在一歲以前,母奶和配方奶才是主食,至於六個月至一歲間的副食品階段,只是為了調整寶寶的飲食習慣所做的過渡時期。

所以添加的方式會以漸進式的方式進行,流質》半流質》半固體》固體的方式,就是希望寶寶逐漸適應未來的飲食形態。

因此開始吃副食品後,奶量不需要減少,但到了一歲之後,母乳和配方奶即變成副助食品,此時就可以逐漸減少奶量了。

 

添加副食品的注意事項?

●製作副食品前一定要將食材用具及雙手充分洗淨。

●副食品的餵食方式最好是將食物裝在碗裡,用湯匙來餵,而非將食物放進奶瓶中,主要是讓寶寶開始接受大人的飲食方式,並且學習吞嚥。

●每一次餵食一種新的食物後,就要注意寶寶的排便與皮膚狀況,看看是否出現腹瀉嘔吐、皮膚出疹子或潮紅等現象。如果餵食超過三天以上沒有上述不良反應後就可以再嘗試新的食物。

每次餵先從新食物開始,待寶寶不想吃了,才可開始餵已經嘗試過的食物

餵食副食品前一個小時最好不要喝奶,這樣寶寶比較容易接受副食品。

●準備副食品時建議將大人和小孩的砧板分開,因為寶寶能吃的食材限制較多,特別是一些容易引起過敏的海鮮。

●可準備副食品專用的寶寶湯匙與製作器皿,避免使用觸感冰冷或粗糙的金屬製品、易碎陶瓷物品。

 

由於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盡相同,寶寶都是獨立個體,因此副食品的餵食因各別差異而有所調整,只要一直有持續的進步,都很棒唷~正在準備副食品的爸媽們也辛苦了! 相信有您的信心照顧 寶貝一定頭好壯壯健康滿分J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新手爸媽的育兒大百科2
嬰幼兒聰明食譜東問西問
吃對全營養,從副食品開始
副食品全攻略:順序、食譜份量、所需餐具一次看! 晶采生活
核稿編輯/專業諮詢:黃慧瀠 護理師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