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擠乳的必要性? 建議與醫師討論

即將為人母的心情總是充滿期待又怕受傷害,特別是面對哺乳一事,相信讓不少新手媽咪感到忐忑,而懷孕中的準媽咪,最常詢問的問題就是~為了日後能成功哺餵母乳,是否需要在產前就開始擠乳呢? 產前擠乳的必要性、可能帶來的風險?由專業顧問整理一次告訴您~ 若妳是計畫控J人,希望能在產前有所準備,做好心理建設,也可以嘗試…讓哺乳變輕鬆!

 

孕期身體就開始分泌乳汁

在懷孕16-22週乳腺就開始分化製造乳汁,此時乳房已具有製造乳汁的能力,甚至有的人會出現少量乳汁,乳腺組織在泌乳第一期所泌出的奶水稱為「初乳」,有助於新生兒適應子宮外的生活。

初乳顏色偏黃、質地濃稠,含豐富的IgA抗體,能幫助寶寶對抗前幾個月的病毒或細菌感染,製造防護力,可謂”寶寶的第一劑預防針”!初乳也富含生長因子,一方面刺激腸胃系統的發展,一方面幫助腸胃消化及吸收乳汁的功能,另外初乳有輕瀉的效果,幫助寶寶排出黏稠的胎便,降低膽紅素,減少新生兒黃疸的影響。

產前擠乳的必要?

一般而言,不特別建議進行產前擠乳,也並不是每一個媽媽都需要做,除非與婦產科醫師討論後,確定有產前擠乳之必要才會進行。實證研究對於產前擠乳在早產上的風險仍有爭議,最主要擔心刺激乳頭造成子宮收縮引發產兆。

而在國外產前擠乳已行之有年,有國外研究指出提及孕期哺乳結果並未影響胎兒生長及增加早產的發生率,也能減少母乳哺餵的失敗延長哺乳信心;但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執行產前擠乳之前,還是需要與醫師討論自己的情況是否適合,以保自身與胎兒的健康。

產前擠乳的時機、方法、注意事項!

若需進行產前擠乳,在經過醫生評估同意後,媽咪可於懷孕37週左右開始嘗試~擠乳前,先將手部徹底清洗乾淨,用3或5cc滅菌(無菌)空針,以手擠乳方式將初乳擠出,時間10至15分鐘,收集於空針中,放入儲乳袋進行冷凍,並標明擠乳日期。若過程中出現乳房疼痛或不適,須立即要停止。(由於寶寶在此一階段尚未出生,身體並不會大量分泌泌乳激素,泌乳量少為正常現象,孕媽咪不必感到灰心。)

哪些狀況不建議產前擠乳

若經醫生診視後,有以下幾種應避免執行產前擠乳:

●有早產的經歷

●有早產的風險

●宮縮

●多胞胎

●子宮頸閉鎖不全

●子宮頸環紮手術避免早產

●擠乳時會有宮縮的感覺

建議孕期好好休息,等產後再進行哺乳!

 

奶量建立的黃金時間,其實是在產後幾週,產前只需收集哺乳相關資料、學習母乳哺餵知識、跟家人討論未來的哺乳方式以及照顧嬰兒的分工;產後把握肌膚接觸的黃金時間,靠寶寶自己尋找乳房並含上乳頭開始吸吮,更可刺激媽媽的泌乳激素增加。

孕期如何提早為哺乳做準備?

餵母乳失敗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太晚開始、太晚練習,導致乳汁來不及製造!

尤其是第一胎的新手媽咪,一夕之間感受身體許多變化,除了生產痛外,隨即而來的乳房問題,更是困擾產後需要大量休息的產婦,在身心靈不好的狀態下,從 0 開始學習哺乳技能,除了學習品質不好外,執行下來可能因為不熟練的手法,導致乳房受傷、持續處在腫漲不適的狀態進而影響乳汁分泌,種種壓力為母乳哺餵帶來一定程度的挫敗及產後憂鬱。

 

提早練習哺乳相關技能

提早練習~可以在產後盡早開始刺激及維持泌乳,在專業支持下完成產前哺乳指導諮詢,透過乳房模型教材操作學習手擠乳指法、親餵技巧、有效乳房按摩、產後哺乳問題的情境討論及持續追蹤泌乳狀況,改善產後擠乳所帶來的負擔,幫助建立哺餵母乳自信心,以延長哺乳時間及提升完全母乳哺育率。

相關延伸閱讀:為自己嘗試安排一次產前哺乳指導課程!!

https://www.merimommy.com/products/%E5%93%BA%E4%B9%B3%E6%8C%87%E5%B0%8E

 

媽媽可以不需要太擔心~產前沒有擠奶不會導致產後無法哺乳,產前擠乳與產後泌乳量並沒有太大的關聯~ 但打握黃金時期、趁早哺餵或頻繁擠奶、熟練掌握集乳技巧、頻繁且規律的有效刺激,才是通往輕鬆哺乳的捷徑。若媽媽還是想事先收集,可以先與醫師做討論,評估自己的狀況是否符合條件,使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執行唷~祝福每位媽咪都能與寶貝享受親泌時光!

 

參考資料
產前擠乳的必要?建議與醫師討論可行性---威斯邁
產前擠乳對促進乳汁分泌及完全母乳哺育率之成效-耿菁萱
【哺乳三階段QA】想順利哺乳,產前要做哪些準備?專家解答常見6大疑問,助產後哺乳成功—媽媽寶寶 國際泌乳顧問(IBCLC)蔡明郁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4388
核稿編輯/專業諮詢:李薇 護理師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